1. 文化旅游联盟网 > 文化旅游资讯 >

四川南充:美食文化走进中央电视台

南充美食+文化有多牛?中央电视二台《消费主张》栏目今晚告诉你!经与中央电视二台《消费主张》栏目导演狄晓璐电话联系确认,由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选题选材并邀请央视二台拍摄、反映南充美食+文化的纪录片将于今日(10月5日)19:28分左右在央视二台《消费主张》栏目首播,10月6日16:29分重播,标题是《2020中国夜市全攻略:四川南充》时长约26分钟,敬请关注!

该片以宣传大美南充风光和特色美食为主,实地拍摄了川北凉粉、营山凉面、阆中蒸馍、杨鸭子等南充特色美食和嘉陵江城区夜景、顺庆1227广场及阆中古城等地,让观众们在欣赏大美南充美景的同时,了解南充的人文风情故事,品尝舌尖上独有的美味。

“以嘉陵江风光连线,串联起南充地域特色美食文化,给全国观众带来一个全新的南充美食视觉!” 狄晓璐如是说。

今日19:28分让我们准时相约,不见不散哟!话不多说,精彩节目内容先来一波。

杨鸭子、卧龙鲊、张飞牛肉

……

凭实力上榜的南充美食

每道都让你垂涎欲滴!

南充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,它不仅是“西通蜀都、东向鄂楚、北引三秦”的交通要冲,更是成渝经济圈的中心城市,2200多年的历史和六百里嘉陵江的穿流而过,让南充,成为川东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
1227广场是南充顺庆区最热闹的一条美食街,这里的小吃花样繁多,南充当地的特色美食在这儿几乎都能吃得到。

营山凉面,是营山县的特色小吃,面条嫩滑,佐料麻、辣、咸、香,就简单这么一拌,色香味就全齐了。

营山凉面,单辣油就有三种之多,再配上大头菜、豆芽、黄瓜等,真是香辣味浓,又清凉爽口。

一阵旺火过后,用黄油和洋酒烧烤的火焰虾出炉了,香酥醉鲜,味道奇美。

而这一边,汤汁浓郁,在铁板上烤得滋滋作响的脑花,也可以开吃了。

在1227夜市上,有数不尽的美食,不过在众多小吃当中,最受欢迎的还是经典小烧烤。

美味的特色烤猪脚,猪脚是事先卤制过的,只要撒上孜然和辣椒面,把外皮烤焦就可以了。猪脚香糯,吃起来是既软烂又劲道。

而凉拌鲫鱼,用的是新鲜活鲫鱼,现杀现做,蒸熟后再淋上用几十种调料配好的酱汁,真是要颜值有颜值,要味道有味道。

这一路吃过来,都是南充的特色菜,不过美食爱好者黄湘缘说,南充的第一大名小吃,还得数川北凉粉。

这家凉粉店,后厨正在忙活着,有正在包着的抄手,有热气腾腾的骨汤米粉,还有香喷喷的红糖糍粑等等,地道小吃不下十几种。

吃凉粉,讲究的就是要把红油拌匀,让每一根凉粉都充分蘸到秘制的调料。

川北凉粉,源于南充,制作包括四关、八部、二十四道工序。川北特有的麻皮豌豆,去杂质去皮,井水浸泡,再用石磨推成豆浆,绸布过滤,吊成沱粉,沱粉浆在大锅中被打散,慢慢煮熟煮透,最后倒入瓦罐中冷却、定型。这样,一碗明而不透的凉粉才算制作成了。

当然,它味道的好坏,最终取决于那一勺秘制的红油。先选用炒制的二荆条辣椒,在“石窝”中舂碎后,再配以32种中药香料,再用精选的菜籽油炼熟。铜旋翻飞,红油淋漓,一碗质细柔韧,辛辣劲爽的川北凉粉就这样深入南充的大街小巷。

美食爱好者黄湘缘介绍说,在南充,还有一种居家旅行的特色美食——杨鸭子。

杨鸭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始创于清末民初,创始人叫杨永鑫,故称“杨鸭子”。鸭子是用当地散养的土鸭,经过选料、腌制、烤制、卤制、酥制等十八道工序制作而成的。

先精选20种中药,捣碎装包,置于高汤中秘制卤汁。然后再用料包炼制红油,直至褐色。鸭子则用盐水腌制8-16小时,直到白透为止。再以谷草和果木为柴,烧烤鸭子至发黄,然后才能放入熬好的卤汁中煮透,最后还要用炼好的红油炸两次,这样才能让鸭子达到外酥里嫩的口感。

经过上味撒料,一只色泽红亮,皮酥肉嫩,麻辣鲜香的杨鸭子,总算大功告成了。

美食爱好者 黄湘缘:

“外酥里嫩,酥到骨头都是脆的,味道非常浓郁,咸香、麻辣、爽口,而且不管是单吃、下酒还是配稀饭,都很好吃,来南充,一定要带上一只杨鸭子回家。”

几千年的传承,让南充人满载了各种记忆中的经典味道,而滋养孕育这些美味的,就是那穿城而过的嘉陵江。而依靠丰饶的“母亲河”,南充又比别处多了道美食——嘉陵江脆皮鱼。

中国烹饪大师柏富荣表上,“金线鲤鱼,鱼肚皮上的一些鳞,在太阳光下闪闪发光一条线,现在都是生态养殖了。”

做脆皮鱼的第一步就是切,要根据鱼的大小,在鱼身上切上7-9刀。先用直切法,将鱼肉切成连而不断的鱼片,再用生姜、大蒜、盐、胡椒等腌制。

鱼在腌20分钟左右后,就要上粉了,先用湿淀粉涂匀,再撒上干淀粉,方便炸制。为保证酥脆,鱼都要油炸两遍,第一遍是为了炸熟,第二遍则是为了定型。

接下来就要调汁了,用蒜、姜、糖、醋等味料,再用上南充特有的泡辣椒。炸透、浇汁,嘉陵江脆皮鱼终于可以完美上桌了。脆皮鱼吃起来皮焦肉软,酸甜绵辣,让人口舌生津,胃口大开。

岸边灯光璀璨,江水安静柔美,可以一边欣赏夜色下的嘉陵江一边品尝美食。美食爱好者黄湘缘说,嘉陵江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美食美景。

美食爱好者黄湘缘表上:“阆中古城,有着2300多年的历史,是迄今为止,保存最为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。”

阆中古城,是嘉陵江南充段的起始处,它是古代巴蜀人活动的中心地区,更是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的驻军所在。

怪不得,这城里满街都挂着张飞牛肉的招牌。张飞牛肉就是卤牛肉,都是现卤现卖的,要么散装零售,要么切好装袋,逛街的人可以随买随吃。

阆中有三大怪,分别是“牛肉熏黑了卖、馒头盖章卖、醋当饮料卖”。

美食爱好者黄湘缘表示,“其实在阆中,有很多家卖蒸馍的厂,如果是保宁的厂的话,就盖保宁的章,如果是阆中厂的话,就盖阆中的章,盖了章的蒸馍,就是第二怪。”

阆中第三怪,说的是醋。古城街上有很多卖醋的摊位,而来逛街的人,也可以随时品尝一下。

美食爱好者黄湘缘告诉我们,在阆中,醋成为了人们餐前饭后必备的饮料,来阆中一定要尝一尝保宁醋的味道。

阆苑三绝,就是由这“阆中三怪”制作的一道经典美食。盖章的白糖蒸馍和张飞牛肉,都各自切成丁,下油炸,再用葱、蒜和保宁醋混合高汤来调汁做羹。阆苑三绝,兼具高汤的鲜味和醋香味,再加上牛肉的卤香味,绝对是非常开胃的一道汤羹。

水路十八湾,五里忙折还;回首发源地,烟波遮望眼,描绘的正是阆中古城。这段嘉陵江婀娜多姿,有着百折千回的壮丽景色。而在被嘉陵江环绕的千年古城里,美食都流淌出了一种经年累月的醇厚味道。

酸菜,是阆中人的家常菜。被称为“芥菜”的这种青菜,就是腌土酸菜的原材料,而酸菜的做法其实很简单,就是把菜洗净,用开水在锅里烫煮一下,就塞到坛子里,密封好,也就两三天的时间,就可以吃了。

厨师郑志勇说道:“我们今天有两种酸菜,第一种是这里本地的土酸菜,土酸菜晒干就成了干酸菜,经过泡制,它用于炖菜,口感相当好,比较有韧劲。另一种是腌酸菜,炒的、烧汤的这种都可以,它的口感比较柔、细、嫩。”

酸菜的酸,其实是乳酸杆菌分解了青菜中的糖类,而产生的乳酸,它能增进食欲,所以是很好的调味配菜。无论煎炒烹炸,只要想吃这个味儿,做什么菜都可以加些酸菜进去。

酸菜豆花、酸菜排骨,还有酸菜腊肠炒豆芽,这三道菜就是当地人最喜爱的酸菜系列了。

酸菜豆花,酸中留香,鲜嫩可口,因为有高汤在内,更是让清淡软滑的豆腐有了别样的风味。

酸菜排骨,整齐清亮,用酸味来刺激排骨的肉香,让人食欲大增。

而酸菜腊肠炒豆芽,因为有了酸菜和辣椒的配合,完美融合了酸、辣、香的味道,清爽干脆的口感,果真是下饭神器。

湘缘说,这酸菜味,顶多算是阆中的开胃菜,还有让人能大呼过瘾的大刀回锅肉和卧龙鲊。

卧龙鲊,是阆中天宫镇地区宴席上的一道压轴美食,别的不提,光是这切肉的厚度就相当可观了。

二十厘米长,一厘米厚的肉片,要用盐、酱油、豆瓣酱等调料腌好,再用米混合花椒、八角等调料炒好、打碎后作为鲊粉,均匀地涂抹在腌好的肉片上,一片片摆入蒸笼,大火蒸熟,其间三蒸三晾,再上鲊粉,以充分吸收肉中的油脂。两个小时后,这道卧龙鲊才算大功告成。

卧龙鲊,号称“天下第一片肉”,因肉片肥大,外观像龙,又相传诸葛亮用它来犒赏大军,因此得名。

大刀回锅肉,后臀肉煮到七八成熟,就可以出锅了,再切成10厘米长,3毫米厚,状似大刀的长肉片,就有了大刀回锅肉的雏形。

肉片先过油,再用豆瓣、豆豉和青蒜提味炒香,就可以装盘上桌了。回锅肉可谓川菜之首,它色泽红亮,咸甜带辣,肉香四溢的口味,让人欲罢不能。

酸菜怎么做最好吃?四川阆中人给出了标准答案!

酸菜,是阆中人的家常菜。被称为“芥菜”的这种青菜,就是腌土酸菜的原材料,而酸菜的做法其实很简单,就是把菜洗净,用开水在锅里烫煮一下,就塞到坛子里,密封好,也就两三天的时间,就可以吃了。

厨师 郑志勇:

“我们今天有两种酸菜,第一种是这里本地的土酸菜,土酸菜晒干就成了干酸菜,经过泡制,它用于炖菜,口感相当好,比较有韧劲。另一种是腌酸菜,炒的、烧汤的这种都可以,它的口感比较柔、细、嫩。”

酸菜的酸,其实是乳酸杆菌分解了青菜中的糖类,而产生的乳酸,它能增进食欲,所以是很好的调味配菜。无论煎炒烹炸,只要想吃这个味儿,做什么菜都可以加些酸菜进去。

酸菜豆花、酸菜排骨,还有酸菜腊肠炒豆芽,这三道菜就是当地人最喜爱的酸菜系列了。

酸菜豆花,酸中留香,鲜嫩可口,因为有高汤在内,更是让清淡软滑的豆腐有了别样的风味。

酸菜排骨,整齐清亮,用酸味来刺激排骨的肉香,让人食欲大增。

而酸菜腊肠炒豆芽,因为有了酸菜和辣椒的配合,完美融合了酸、辣、香的味道,清爽干脆的口感,果真是下饭神器。

比脸长、比手指厚的卧龙鲊,一口满满肉香,超过瘾!

卧龙鲊,是阆中天宫镇地区宴席上的一道压轴美食,别的不提,光是这切肉的厚度就相当可观了。

二十厘米长,一厘米厚的肉片,要用盐、酱油、豆瓣酱等调料腌好,再用米混合花椒、八角等调料炒好、打碎后作为鲊粉,均匀地涂抹在腌好的肉片上,一片片摆入蒸笼,大火蒸熟,其间三蒸三晾,再上鲊粉,以充分吸收肉中的油脂。两个小时后,这道卧龙鲊才算大功告成。

卧龙鲊,号称“天下第一片肉”,因肉片肥大,外观像龙,又相传诸葛亮用它来犒赏大军,因此得名。(南文广旅宣、中央电视台消费主张栏目)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我们立场,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hlylm.net/a/wlzx/120.html